1948年苏静怀揣一道特殊手令来到塔山,为何战役结束也没拿出来? - 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

1948年苏静怀揣一道特殊手令来到塔山,为何战役结束也没拿出来?

2025-07-09 09:00:09

1948年苏静怀揣一道特殊手令来到塔山,为何战役结束也没拿出来?

1948年10月份,一场惨烈的阻击战开始了!横亘于辽东一带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成为了双方拼死抢夺的关键所在。这个看来是不起眼的地方,国民党军足足出动了一个兵团接近10万余人的庞大规模,而且部队几乎都是美械主力部队,而东野则派出了四纵作为打阻击的先锋部队。

退潮后留下的泥泞滩涂上,国民党的士兵们踩着冰冷的淤泥,朝着打鱼山岛方向的防御工事发起猛烈攻击!

这个人口不过几百户的普通渔村,既没有高耸的古塔,也不见巍峨的群山,却在辽沈大战中,变成了异常惨烈的要塞之地!

距离此地三十公里之遥的锦州古城,正在东野密集的炮火轰击下颤抖不已,而塔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却成了决定双方生死存亡的关键战略要地...

深秋的锦州城,被重重包围的阴云所笼罩。

负责守城的将领范汉杰内心充满了不安与焦虑,原本应该围攻长春的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锦州城外!

二十五万大军切断了北宁铁路这条生命线,五个重要的战略据点接连沦陷,锦州顷刻间成了茫茫大海中的一座孤岛,远在南京的老蒋收到这份紧急军情后,手中正端着的茶盏应声而落。

在清脆的破碎声中,他才如梦初醒地意识到,东野真正目标原来是锦州!

一旦拿下这座城池,就等于彻底封死了东北地区五十多万国民党部队的所有退路!

就在不久之前,济南陷落,国民党军的中将司令王耀武被俘。

从华北、山东等地紧急调来的七个师与锦西当地原有的四个师汇合,十一个师、十万大军声势浩大的突进,国民党军对此次行动可谓信心十足。

驻守沈阳的卫立煌也担心东野会转而攻打沈阳,因此主张继续坚守锦州,老蒋最终默许了这个决定,但是后来却被证明是个致命的错误!

构筑防御工事的过程异常艰苦,机枪连的老战士回忆说,海边的土质松软潮湿,刚刚挖好的战壕经常被涨潮的海水冲垮,在最困难的时候,当地的村民主动拿出了他们珍藏的木材,这些梁木足够盖三间房子,是老人家的珍藏。

然而胡奇才的心情始终无法放松,他举起望远镜观察地形,手心里渗出了冷汗。因为塔山一带地势实在是过于平坦开阔了!

周围只有几个低矮的小土丘零散分布,几公里宽的空旷地带让守军根本无处隐蔽,完全暴露在敌方军舰大炮和轰炸机的火力威胁之下。

就在紧张的作战会议进行期间,一个神秘的人物忽然出现在四纵的指挥所里。

这个人随身携带着专用的电台设备,并且还配属专门负责译电的工作人员,每天按时参加各种会议,但始终保持沉默不语。

而此人,正是时任东野作战处的处长苏静!

他生于一九一〇年,原本是一名教师,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毅然放弃了安稳的生活投身抗日救国。

部队误入沙漠绝境的时候,他解开战马的缰绳让马匹自己寻找出路,成功带着大家脱离了险境。

“苏静是我最信任的人。”他曾经对自己的秘书这样说过。

当其他参谋被召见后很快就离开时,只有苏静能够留在作战室里,陪着他凝视地图深入思考。

这种互相建立的信任关系,在塔山战役的关键时刻化成了一道无声的指令。

塔山前线建立了一条直接通往总部的实时信息传输通道,从程子华到吴克华,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毫无遗漏地传达到上级。

如果四纵因为伤亡惨重而发生动摇,苏静怀中的特别手令可以立即接管全部指挥权...但这道手令从头到尾都没有被使用过。

来自辽东湾的海风夹杂着令人窒息的火药味,超过五千枚炸弹密集坠落,犹如天崩地裂般让整个村庄都在剧烈摇晃,手持自动武器的国民党独立九十五师官兵出现在四纵的防区之外。

可是,这道防线如同岿然不动的巨岩,巍然屹立,纹丝不动!

战场瞬间在炮火轰鸣声中烽烟四起。

在一处关键的桥头堡垒,一名指导员率领一百多名战士顽强坚守,经过一天一夜的殊死搏斗后只有十几名战士仍在苦苦支撑...当弹药告罄时他们挥舞着锋利的刺刀、举起沉重的枪托,甚至捡起地上的石块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爆炸产生的泥土将许多战士深深掩埋,有些人从泥土中艰难爬出随手抓起武器,继续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

战役开始的第一天,五十四军的阙汉骞指挥三个完整师的兵力猛烈进攻塔山村庄,炮火延伸射击结束后敌军以密集的冲锋队形发起攻击,却正面撞上了四纵部队五十多挺机枪构成的交叉火力网。

第二天,战斗变得更加惨烈激烈!

那一天的炮火异常猛烈,但令人费解的是,中午时分国民党的炮兵部队突然停止了射击...根据战史记录,他们的指挥系统出现了莫名其妙的全面瘫痪。

四纵部队敏锐地抓住这个难得时机立即发起猛烈反击,硬是夺回了失去的阵地!

到了第五天,战斗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他们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中全体英勇牺牲...

15日的清晨,雨水混合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洒在塔山上空,战士们身穿单薄的军装蜷缩在冰冷的战壕里,冻得浑身颤抖不停。

突然间,他们惊讶地发现敌军正在悄无声息地全面撤退!

此时此刻他们还不知道,在三十公里之外的锦州城墙上,已经高高飘扬起了鲜艳的红旗!

守军将领范汉杰率领的十万大军,已经全军覆灭。

塔山阻击战极其惨烈,在6天6夜的鏖战过程当中,四纵以3000多人伤亡的代价,成功挡住了国民党军11个师多达10万人的轮番进攻。

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国民党“东进”兵团并没有全部投入作战,直到后来罗奇的老部队、也就是被称为“赵子龙师”的独立九十五师投入战斗之后,阙汉骞更是毫无保留命令该部发动了轮番的正面冲锋。

然而在6天6夜的猛烈对阵当中,国民党军伤亡多达6000多人依旧没有从四纵的防线跨过一步!四纵这边损失也极为惨重,其中“塔山英雄团”一个团在战役结束之后仅剩下了20多名战士,战后东野指挥部发出了一封电报:“请转告程子华同志,第四纵队打得非常漂亮,打出了我军的威风!”

苏静在1955年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他对当年的塔山之战当中的惨烈依旧感慨良多,但腰间的那份手令却一直都没有拿出来,四纵的英勇作战,也让他没有机会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