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认为,美国对华政策全盘失败 - 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

美国专家认为,美国对华政策全盘失败

2025-08-29 18:53:44

美国专家认为,美国对华政策全盘失败

最近几年,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搞得越来越紧,从贸易关税到科技限制,再到军事部署,可结果呢?不少美国专家直言,这套路子彻底栽了跟头,不但没压住中国的发展,反而让美国自己陷入被动。像哥伦比亚大学的杰弗里·萨克斯这样的经济学家,就在2024年和2025年的访谈里反复强调,美国的遏制手段没起到作用,只会把两国推向更危险的边缘。萨克斯说得很直白,美国政府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在下滑,这种心态让政策制定变得不靠谱。拿贸易战来说,特朗普上台后从2017年开始加关税,拜登接手后也没松手,到2025年还在继续,可中国经济照样稳稳的,美国企业反而成本涨了,供应链乱套。萨克斯在2025年3月的中国发展论坛上指出,保护主义政策会反噬美国,因为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工业体,切断联系先伤到自己人。

再看军事层面,美国想用武力震慑中国,可现在这能力越来越捉襟见肘。中国海军的扩张速度让美国海军望尘莫及。2023年,美国海军情报局的报告显示,中国造船产能是美国的232倍以上,中国一年能造出相当于美国整个海军吨位的船只。美国海军现役舰艇不到300艘,中国早就超过350艘,还在快速增加。2025年上半年,美国海军的造船计划又延期了,好几艘驱逐舰和航母的交付时间推后,因为劳动力短缺和设计变更。船厂里老工人退休,新人不愿干这活,环境差、工资也不够吸引人。相比之下,中国船厂效率高,商业和军用船并行,全球市场份额占了大头,美国只剩0.1%。这不是空谈,2025年3月的报告明确说,中国船厂主导全球造船业,让美国在潜在冲突中补给跟不上。

美国军工产业的衰退不是新鲜事。从冷战结束开始,美国就把重点放在高科技武器上,忽略了基础产能。结果呢?在2022年俄乌冲突中,美国援助乌克兰,10个月就把13年生产的“毒刺”导弹用光了。2023年到2025年,对以色列的援助也暴露了导弹库存不足,四分之一的“萨德”拦截器在短暂冲突中耗尽。欧盟想帮忙,2023年投资5亿欧元扩产弹药,可供应链依赖外部,一有罢工或中断,整个生产线就停摆。专家们指出,美国军工专家想用模块化和软件定制来赶超,可中国技术进步太快,转眼就跟上甚至超过。2024年测试的新设计,美国工程师组装原型,中国很快就推出类似产品。这让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威慑力大打折扣,海军报告显示,与中国海军的差距在2025年中期进一步拉大。

印度退役准将古尔米特·坎瓦尔在2024年的一篇文章里,给美国出主意,说如果中美在台湾省周边开打,美国就该扣押所有挂中国旗的商船,切断贸易线。他觉得这能直接打击中国经济,导致失业和产品滞销。可这想法太极端,忽略了全球经济连锁反应。中国是最大贸易国,封锁商船等于向全世界宣战,先倒霉的是依赖中国供应链的西方国家。坎瓦尔的建议没被美国采纳,因为法律和实际操作都行不通。2025年美国海军的演习模拟过封锁,可执行起来面临太多障碍,港口检查放行商船,实际威慑力有限。萨克斯反驳这种观点,说这种极端手段只会加剧紧张,不会带来胜利。

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还体现在战略误判上。萨克斯在2024年7月的访谈中提到,美国媒体老是炒作与中国开战的话题,这很危险,显示政府对风险评估不足。特朗普和拜登两届政府都强硬,可官员们对中国了解太少,常说些脱离实际的话。拿芯片法案来说,2022年签署,限制技术出口,可中国本土创新加速,到2025年半导体产量还在涨。美国公司调整供应链,加班加点,却发现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2025年2月,中国向世贸组织投诉美国关税政策,指出美国没履行义务,这让贸易摩擦更复杂。

更深层的问题是,美国的“霸权”心态。萨克斯在2025年2月的文章里说,美国总觉得自己是老大,不愿看到中国崛起,这导致政策不稳定。印太战略框架从2021年推到现在,盟友参与度不高,好多国家不愿完全站队。欧盟和中国贸易额大,不想完全跟美国走。2024年卡内基基金会的报告指出,美国和中国关系需要转向共存,可当前政策是“做相反的事”,没权衡好利弊。结果是,美国军费开支巨大,2025年国防预算超过8000亿美元,可实际产能跟不上,海军缩减到290艘左右,中国接近400艘。

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南海问题上,美国想用“自由航行”行动威慑中国,可2024年菲律宾和中国的摩擦,美国的介入没止住冲突,反而让局势更紧。布鲁金斯学会的分析说,威慑策略有风险,如果失败,美国选项有限。2023年美国和印度的国防合作加强,想共同追踪潜艇,可中国在印度洋的活动让美国警觉,却没实际遏制住。专家们警告,忽略中国军事弱点,比如缺乏专业军官和实战经验,可美国自己的缺陷更明显,军工基底脆弱。

展望未来,美国如果不调整,威慑力会继续弱。2025年海军危机报告说,美国船厂落后20年,维护问题严重。中国船厂上半年交付量就超美国全年。萨克斯呼吁通过对话取代对抗,在2025年联合国会议上,他强调全球合作必要。美国政府坚持原有路径,2025年3月签署新法案,增加对台军售,可这加剧紧张,没解决根本问题。军工产能恢复慢,援助乌克兰和以色列时库存告急。

总的来说,美国对华政策的全盘失败,不是一时失误,而是系统问题。专家们像萨克斯这样的人,直指根源:傲慢心态、产能衰退、误判风险。中国崛起是事实,美国需学会共处,不然只会自食苦果。2025年中期的数据显示,这种趋势还在继续,美国海军差距拉大,经济压力增加。政策制定者该醒醒了,别再走老路。

#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