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大使急眼了,对中国喊话:下月不搞定稀土,欧洲车企全停工 - 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

欧盟大使急眼了,对中国喊话:下月不搞定稀土,欧洲车企全停工

2025-07-13 07:10:46

欧盟大使急眼了,对中国喊话:下月不搞定稀土,欧洲车企全停工

最近,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公开施压,要求中国必须在下个月解决稀土短缺问题。他称欧洲企业快撑不住了,因为稀土一断货,生产线就得停工。欧洲制造商们天天抱怨说,他们的电动汽车、风电设备全都卡壳了。欧盟高层还扬言要“独立建供应链”,但这只是说说罢了。

欧盟企业集体闹开锅了,说中国管得太严。五六月中国部分开放了出口,加了个许可证制度来监管流向,比如汽车领域给了临时牌照。但欧洲人还不满意,冯德莱恩直接指责中国把稀土“当武器使”,要求取消所有限制、优先供应他们。 这像不像双标?就在上个月,欧盟刚通过了《国际采购工具》,限制中企参加欧洲公共项目,还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中国没理会这嚷嚷。稀土可不是普通材料,它既是制造智能手机的必需品,又是军事装备的核心,比如美国F-35战机都用它导航。 中国依法实施了出口管制,防止资源流向军事用途。简单说,就是不能给对手开绿灯。

技术上,中国卡得死死。所有稀土企业必须上报核心技术人员的背景,比如哪些专家搞过军工研究。部分关键人物的护照上交了,出国得层层审批。这招就是防技术外流。出口时还得签承诺书,确保稀土只用于民用产品。还用区块链全程追踪流向,像在稀土上贴了个电子标签。

中国的控制力太强了,全球近90%的精炼稀土都是中国造的。 欧盟70%依赖中国进口,短时间哪能找到替代? 美国企业也偷着囤货,中国这一管,他们急得直跳脚。

欧盟想摆脱中国,可实力差太远。他们搞了个《关键原材料法案》,目标是2030年在本地开矿加工,但这计划很骨感。 瑞典的试验工厂要几年才能投产,美国企业算过账:分离稀土的成本比中国高400%。 结果呢?欧洲企业还得靠中国救命。

全球供应链乱套了。美国福特汽车因为钐元素不足,部分工厂被迫停产;特斯拉改用替代材料,但电动车续航掉了18%,顾客骂疯了。 中国采取分类管理法:对民用汽车行业有限开放,给了半年的临时许可;但对军工领域,严格说“不卖”。 这策略维持了供应,又不牺牲安全。

欧盟一边抱怨中国“特权要求”,一边自己双标搞制裁,矛盾激化下,7月的中欧峰会成了焦点。 欧洲供应商的日子真难过,稀土短缺导致生产延缓,成本蹭蹭涨。但中国的追溯系统正高效运转着,稀土流动都在监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