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开心了,每个月又能多一笔收入,日子更有盼头了!” 7 月 24 日,家住上海徐汇区的李大爷,在得知养老金上调的消息后,笑得合不拢嘴。当天,上海市人社局官宣:从 2025 年 1 月起,对 2024 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职保退休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 。这一消息,瞬间在上海退休人群体中炸开了锅,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 。
此次调整,延续了 “定额 + 挂钩 + 倾斜” 的经典模式,但在具体标准上有了新变化 。定额调整方面,每人每月增加 50 元,虽说相较于去年的 61 元有所下降,可这 50 元对于退休人员而言,依旧是实打实的 “暖心红包”,能在日常开销上添一份助力 。像李大爷,每个月买些新鲜蔬菜、水果,这多出来的钱就派上用场了 。
在缴费年限挂钩部分,每满 1 年每月增加 0.5 元,若增加额不足 7.5 元,会补足到 7.5 元 。与去年每满 1 年增加 1 元相比,今年这一标准下降明显 。不过,对于工龄较长的退休人员来说,依旧能从中受益 。比如在工厂辛勤工作了 35 年的王阿姨,仅这一项就能增加 35 × 0.5 = 17.5 元 。虽说涨幅没以前高,但也是对她多年付出的一种认可 。
养老金水平挂钩部分,按本人 2024 年 12 月份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每月增加 0.53% ,相比去年 1% 的比例,下降幅度较大 。表面看,似乎对高养老金人群不利,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其实是在向低收入群体倾斜 。举个例子,老张养老金每月 5000 元,今年这部分能涨 5000 × 0.53% = 26.5 元;而老李养老金每月 8000 元,这部分涨 8000 × 0.53% = 42.4 元 。两人原本养老金差距大,如今增长额差距缩小,低收入的老张在整体涨幅中的占比相对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收入差距问题 。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整对高龄退休人员关怀依旧 。2024 年底前年满 70 周岁、75 周岁和 80 周岁的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再增加 25 元、35 元和 45 元,与去年标准一致 。对于上了年纪、医疗等生活开销较大的老人而言,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像住在静安区的赵奶奶,今年 82 岁,每月养老金本就不高,这次又能多拿 45 元,买药时压力也能减轻一些 。
不仅如此,上海市还同步调整了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 65 元 。调整后,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达到每人每月 1555 元,继续稳居全国前列 。这对于广大城乡居民而言,是实实在在的福利提升,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养老待遇差距 。
上海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养老金调整是综合考虑本市经济发展、物价变动、基金支撑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后确定的 。目的在于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从 7 月 28 日起,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保人员就能陆续收到补发的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则在 7 月 29 日发放到位 。退休人员可通过 “随申办市民云” APP 便捷查询 “三金账单”,第一时间知晓自己养老金的调整情况 。
这一轮养老金上调,让上海数百万退休人员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当下,上海不断优化养老金调整机制,既注重公平性,又兼顾效率,努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相信随着政策的持续完善,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民生保障网也将织得更密更牢 。对于此次养老金调整,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