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短短三秒钟,三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无人机瞬间失去控制,像被施了定身术一样直直坠落地面,没有爆炸声,没有烟火,只有一片死寂。
面对战场上如蝗虫般掠过的无人机群,传统防空系统陷入了两难境地
用价值百万美元的导弹去拦截仅值几千美元的无人机,简直是赔本买卖;使用高射炮进行火力覆盖,效率又极其低下。
在俄乌战场上,这种困境表现得尤为明显:一枚价值240万美元的“标准-2”导弹拦截一架仅2000美元的自杀式无人机,这种消耗战即使对军事强国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展出的FK-4000武器系统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这款装载在8×8卡车底盘上的微波发射器,外观类似平板三坐标雷达,倾斜的雷达天线设置在陕汽SX2400/2500系列军用卡车上。
其正功能是发射高功率微波,通过定向发射高功率电磁脉冲来干扰、毁伤敌方精密电子仪器及电子设备。
FK-4000的微波武器工作在1~300GHz频率范围,辐射功率可达数十吉瓦,能瞬间释放巨大能量,摧毁敌方电子信息系统中的关键电子器件、电路和传感器。
模拟蜂群抵近至3公里范围,操作员轻触按钮,12架无人机同时失控坠毁。
这种攻击的原理是利用高强度微波脉冲,在目标电路系统内产生瞬时高压,导致电子元件烧毁,实现软硬杀伤双重效果。
无人机被攻击后不会爆炸解体,是像被施了定身术般直坠地面,没有烟火特效,却更加致命。
这种攻击方式极其隐蔽,微波发射没有火光、没有声音、没有弹道轨迹,被攻击方甚至无法判断打击来源。
FK-4000的核心战斗力源自三大技术突破
微波聚焦技术通过特殊设计的发射面板,将电磁能量精准聚焦在锥形空域内,避免能量扩散。
智能跳频系统可以自动扫描无人机通信频段,实时调整打击频率,即使遇到跳频抗干扰无人机,也能在0.1秒内重新锁定。
复合探测体系集成有源相控阵雷达与红外光电系统,实现“侦-控-打”闭环,雷达发现目标时,微波武器已自动计算最佳拦截角度。
与传统防空系统相比,FK-4000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
其主要消耗品是电能,单次拦截成本可忽略不计。
不需要昂贵的导弹,系统全寿命费用仅为传统防空系统三分之一。
维护也非常简便,核心部件使用寿命超10万小时。
与激光武器相比,微波武器受大气影响小,雨雾天气仍能保持作战效能,真正实现全天候作战。
在2025年1月西北某基地的测试中,FK-4000成功拦截了由48架无人机组成的蜂群,创下世界纪录。
现场指挥官形容效果“如同用渔网捕鱼,一网打尽”。
FK-4000可以制造直径6公里的电磁穹顶,进入此空域的无人机将成批坠落,完美解决了传统防空一次只能拦截一个目标的痛点。
FK-4000支持单车独立作战与多车协同作战模式
在独立作战模式下,单车搭载完整探测-打击单元,可自主完成目标搜索、跟踪与拦截。
在协同作战模式下,多车组网形成分布式防空节点,扩展防御覆盖区域。
系统部署时间小于15分钟,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可集成至现有防空指挥网络。
FK-4000背后是中国在电磁武器领域的绝对优势,全球90%的高功率微波专利归属中国科研机构。
2016年高功率微波反导技术已获国家科技一等奖
美军虽然也在研发同类武器,雷神公司原型机要到2026年才能交付,中国已将200千瓦微波武器推向国际市场。
FK-4000可与激光武器、防空导弹组成“三层防御网”
第一层由微波武器大面积瘫痪蜂群。
第二层用激光武器精准点杀漏网之鱼。
第三层以近防炮拦截突破前两层的残敌。
这种梯度防御体系使无人机海战术彻底失效。
FK-4000还可与HQ-9BE远程防空系统、WJ-700无人机等装备协同,构建多层拦截体系。
场上的胜负天平开始在电磁频谱中悄然倾斜,这种无声的杀戮方式是否代表着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