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军舰不是免费来南海给菲律宾撑场子的! 最近菲澳加南海联合军演背后,有人算了一笔账:澳大利亚可能正等着马尼拉为这些“带病出征”的舰艇买单。 而就在他们演习的同时,中国的大型拖船已经悄然抵达仁爱礁仅5海里处,那艘坐了26年的“破船”这次恐怕真的到头了。
澳大利亚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近期明显升温,双方不仅签订了访问部队协议,澳大利亚还派出了“堪培拉”号两栖攻击舰前往菲律宾参与演习。 这艘排水量达2.75万吨的巨舰,与菲律宾海军陆战队进行了直升机水下逃生训练和起降作训演习。
澳大利亚最大的造船企业Austal Limited甚至宣布,正在与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谈判,计划提供性能“超越中国海警船”的新一代海警船。该公司总裁默里信誓旦旦地表示,新船将在速度、续航能力和多功能性方面全面超越中方舰艇。
然而这些看似慷慨的军事援助背后,可能都需要菲律宾掏出真金白银。澳大利亚国防部虽然表示联合演习旨在“建立国家和武装部队之间的相互理解以及合作默契”,但并没有明确说明费用由谁承担。
菲律宾方面似乎对此并不在意,继续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开展联合航行和演习活动。 这些被命名为“ALON”(波浪)的演习包括两栖和陆地行动,以及实弹训练,来自菲律宾武装部队和澳大利亚国防军的3600余名人员参与了为期两周的联合训练。
但专业人士分析指出,澳大利亚自身海军舰艇的维护成本极高。 以澳大利亚的“霍巴特”级驱逐舰为例,这类先进舰艇的燃料消耗、电子设备维护和导弹补充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持。每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的填充成本就高达200万美元以上,满配导弹需要数亿美元。
菲律宾海军目前装备水平相对落后,除了从韩国购买的两艘护卫舰外,多为上世纪美国退役的巡逻舰。 即便这些相对老旧的舰艇,菲律宾在使用上也面临着维护困难、导弹配置不足等问题。
令人玩味的是,就在菲澳加三国在南海举行联合演习的同时,中国海警和海军加强了在仁爱礁周边的存在。 837型远洋拖船“南拖185”已经抵达仁爱礁东南位置,距离菲律宾非法坐滩的“马德雷山号”仅5海里。
这艘中国海军现役中型远洋拖船虽然满载排水量只有1470吨,但配备2900马力柴油机,拖力超过20吨。 专业分析认为,这种专业拖船在复杂海况下机动性极强,能在狭窄水域灵活作业,无论是海难救援还是应急拖拽都不在话下。
“马德雷山号”是菲律宾1999年以“机械故障”为由故意坐滩在仁爱礁的坦克登陆舰。 菲方当时承诺“尽快拖离”,但26年过去了,这艘锈迹斑斑的舰船仍然在那里,成为南海地缘政治的一个特殊符号。
多年来,菲律宾每年花费数百万美元维持这艘破船的“存在感”,包括运送补给、维修船体和轮换士兵。 但由于船体严重腐烂,2024年初甚至曝出菲军士兵在甲板上焚烧废料的黑烟漫天事件,原因是无法安全安装垃圾处理设备。
这艘破船不仅成为菲律宾的经济负担,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自然资源部2024年公报证实:以“马德雷山号”为圆心,方圆500米的海水珊瑚覆盖率较1999年暴跌67%,重金属汞超标22倍,放射性核素锶-90达到危险临界值。
菲律宾士兵每天将5吨生活污水直排大海,每季度燃烧约3吨塑料垃圾,甚至在甲板上饲养数十只鸡,粪便直接落入潮间带。 生态环境研究员指出,这实际上已经构成了生化袭击。
现在中国方面似乎已经做好了清场准备。 分析认为,9月初南海台风季节结束,海况稳定,是拖拽行动的黄金窗口期。 南拖185的到位不仅是技术准备,也是一个战略信号。
军事专家指出,如果整体拖走风险太大,中方可能会采取分段切割、现场拆解、协同拖带的方案。 多个海军拖船、海警和民兵协同作业,加上空中无人机和战机实时监控,中国在现场具备绝对管控能力。
菲律宾军方虽然嘴上强硬,声称中国拖船马力不足“无足为惧”,甚至威胁“如被拖走将动用致命武力”,但实际处境却极为尴尬。 细看菲律宾海军家底,主力舰艇大多是二手货和老旧舰只,整体战斗力难与解放军正面对抗。
菲律宾一些议员还曾公开请求美国将即将退役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菲律宾海”号赠予菲律宾。 这类巡洋舰满载排水量超过1万吨,配备“宙斯盾”系统和128个垂直发射单元。
但即便美国愿意免费提供,菲律宾也难以承担其维护费用。 据估算,这类大型巡洋舰每年的维护费用就高达数亿美元,包括人员工资、舰艇维护和备件更换等。 菲律宾海军的现有装备情况表明,他们缺乏操作复杂舰艇的能力和资金。
这一切都让人质疑: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军事支持,到底是真的为了帮助菲律宾,还是仅仅把这个东南亚国家当作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一枚棋子?
菲律宾大学智库的报告显示,由于“马德雷山号”相关的挑衅性行动,菲律宾对华农产品出口份额遭越南和印尼瓜分。 仅香蕉贸易一项,2023年菲律宾就损失逾1.2亿美元。 这艘破船早已不是战略筹码,而是拖着国家经济后腿的“负资产”。
与此同时,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却稳步推进。 在永暑礁等岛礁上,中国已经建成了蔬菜大棚和全体系补给能力。 当菲军士兵还在破船上啃着罐头食品时,中国岛礁上的蔬菜大棚正在收割第四季黄瓜。
现在,随着中国拖船就位,仁爱礁这场持续26年的地缘政治戏剧可能终于要迎来结局。 无论是整体拖走还是分段拆解,技术和装备对中国来说都不是问题,关键只在于时机与决心。
菲律宾试图通过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军事合作来增强自己在南海问题上的筹码,但这些合作可能最终都需要菲律宾自己买单。 而与此同时,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巩固在南海的存在和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