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咱也别装外宾了,金华市区要整的这座浮桥,你要跟我说这是纯粹为了方便市民过江,那我真得给你倒杯茶,听你好好聊聊这天真无邪的世界观。
这事儿就透着一股子“算计”的味儿。
前两天,9月6号,婺江那片干了半天的人工湖,咣当一下,水就满了。
蓝得跟加了滤镜似的,一堆人跑去打卡,朋友圈里一片“岁月静好”。
可拉倒吧,这哪是风景,这就是个信号弹,告诉所有人:地基我打完了,主角马上就位,各位的钱包都准备好了吗?
这背后操盘的,叫“金华市水街商旅发展有限公司”。
听听这名儿,商业气息都快溢出屏幕了。
没错,就是“三江里”的东家。
一个搞商业地产的,突然“跨界”搞起了市政工程,这球踢得,就有点意思了。
你什么时候见过进攻前锋突然跑回自家禁区当守门员的?
除非他另有图谋。
这图谋,就摊在地图上。
你把这浮桥当个圆心,画个圈。
一边,是新得发亮的三江里,未来的金华城市客厅;另一边,是老得掉渣的古子城,金华压箱底的文化家当。
这桥,它不是桥,它是一根巨型吸管,一头插进古子城这个积攒了千年的人气“老母鸡汤”里,另一头直接怼到三江里这个嗷嗷待哺的“金丝碗”里。
这招叫“乾坤大挪移”,玩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
这套战术,熟不熟悉?
太熟了。
隔壁杭州的西湖,不就是这么个路数么。
一步步从“杭州人民的西湖”变成了“全世界游客的西湖”,门票是不收了,可湖边一杯茶的价格,能让你肉疼半天。
最后,城市GDP上去了,本地人却感觉自己的后花园,被外人给占了。
这笔账,你说划算不划算?
金华现在,就站在这个十字路口上。
我楼下那个姓王的大爷,在婺江边甩了一辈子鱼竿,他看这事儿就比我透彻。
他嘬着牙花子跟我说:“小伙子,等着瞧吧。这桥一通,江上就不是看风景了,是看后脑勺了。古子城里那几家开了几十年的老面馆,怕是也要涨价喽。”
话糙理不糙。
一个地方的魂,就跟人身上的阳气一样,最怕被商业这种东西过度吸食。
我们总爱听“江城融合”这种好听的词儿,可融合是个技术活,搞不好就成了“吞并”。
我们是想要一个能让古子城焕发新生的商业,还是一个会把古子城最后那点清净气儿都给挤兑没的商业?
这是个要命的问题。
公告上那个时间点也特别贼:2025年9月30号前。
我都能想象明年国庆节的盛况了,那桥上绝对是人挤人,跟早高峰的地铁似的。
无数的手机高高举起,镜头里一边是古朴的飞檐,一边是闪烁的霓虹,配上一句“爱在金华,新旧交融”,完美。
可我总觉得,这热闹是他们的,跟我有啥关系?
说到底,一座城市的发展,到底是为了谁?
是为了那份光鲜亮丽的财务报表,还是为了让住在这里的人,能活得更舒坦一点?
这座即将诞生的金华市区浮桥,它将来到底会成为城市的名片,还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入口。
明年,等我们都站在这座桥上,吹着江风,看着两岸的风景时,心里琢磨的,会是脚下这座桥的建筑之美,还是它背后那盘精妙绝伦的生意经?
这答案,估计比江里的水,还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