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男篮从内线“病鸭”到即将“鲤鱼跃龙门”
说起广东男篮的内线问题,那就是篮球版的“中年危机”,存在感低、爆发力弱、还时不时拖个后腿。上赛季,莫兰德的进攻短板和吉伦沃特的“涉药风波”让广东的五号位几乎形成真空。要不是徐昕身高唬人,这情形真是“下三路空虚寂寞冷到打哆嗦”。别担心,君子报仇十月不晚,朱芳雨祭出大招,一个欧冠总决赛MVP级别的中锋,直接把“顽疾内线”治得服服帖帖。这下,广东球迷的心可以放回肚子里了。
先说人选,这次朱芳雨看上的大鱼叫海耶斯,来自欧冠冠军费内巴切。别觉得这名字听着低调,人家可是拿下总决赛MVP的硬核老炮。一听这样的简历,估计莫兰德和吉伦沃特都能安静坐回替补席了,还能递一瓶水感谢广东男篮不继续费电留他们。海耶斯海拔2.03米,打中锋可能略显“低调”,但2.20米的超长臂展一抬开双手,篮筐几乎就被他掌控了。更别提,这哥们不仅护筐稳、终结效率高,还能拉出来投三分,简直就是攻防一体的高级洒水车,覆盖面跟雨神林俊杰有得一拼。
相比之下,莫兰德上赛季场均9.8分进账,进攻全靠篮下的“狮子搏兔”,手段单一到不忍直视。而海耶斯在欧冠杀得场均20+,这火力,直接反手可以激活广东的快攻体系,彼时徐杰和胡明轩的后场组合那会是啥?那是顺风超跑配火箭助推,起步就甩别人一条街。
有人要问了,广东为什么此时此刻下狠手引进大鱼?原因嘛,可以贴个大大的“形势倒逼”。本赛季CBA的外援规则没变,“4节7人次”的上场限制,让每个球队在外援上的选择必须更精打细算。广东曾追求帕斯卡尔这样的“力量型内线”,但预算要卡得死死的,毕竟朱总再怎么壕,也还记得“钱是省下来的不是挣来的”这个理儿。而海耶斯这种性价比高、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多面手”简直是现阶段的完美解题公式。百万美元年薪听上去不少,但对一个欧冠冠军级别的球员来说,已经是“良心价”了,货比三家后,放心下单不含糊。
广东眼下的状况不容再拖了。其他队伍外援调整搞得如火如荼,自家要是再犹犹豫豫,别说前四保障,季后赛都可能失去先手。因此,这次操作是“雷声大雨点也大”,目的只有一个自家内线从过去的“病态小弟”摇身一变成球队的强点,直接给对手来个惊天翻盘。
说到这里,不免有人要替莫兰德说话了“他上赛季虽然得分不多,可篮板、防守也算兢兢业业,怎么就是被淘汰了呢?”注重感情是对的,但商业竞技讲究的是硬实力。莫兰德防守确实是合格工兵,但问题是他的进攻环节彻底掉链子,对广东来说,这就像一只椅子的三条腿,你设计得再精美,少一块也得栽倒。而广东作为曾经在CBA历史上“搅局型”的存在,怎么可能允许自家体系留隐患?
再来如果海耶斯来了,广东首发五号位内线可以直接打“双塔”阵容,徐昕的空间被进一步激活。遇到对手压缩禁区,海耶斯还可以拉到外线精准放冷箭,这配置简直就是“死局速通”。再说了,常规赛只是热身,新赛季的真正舞台还是总冠军的桂冠争夺,莫兰德走不冤,能力决定命运不是喊口号,后腿拖久了,总得有人顶上来。
朱芳雨能干脆签下海耶斯,其实不仅是一次高效操作,还颇有点“兵贵神速”的底蕴。对比之下,其他队伍还在一遍遍刷找“试用期工”的朋友圈,广东直接锁定MVP级中锋,简直像暴雨雷霆说下就下。这么来的大鱼,直接戳破了广东内线“纸糊窗户”的问题,堪称一锤定音。
而更精彩的,是如果海耶斯和国内球员成功磨合,广东的轮转阵容高效性将真正淋漓发挥。徐昕主攻篮板,海耶斯策应内外得分,“两翼齐飞”,这场面够对手喝一壶了。至于其他队的“大块头内线”,别以为能咬住广东的弱点,他们注重力量,却在移动灵活性上输了一截,对上海、北京这种“传统防守铁血派”来说,真是正面交手未必好过。
也别得意太早。别看海耶斯纸面实力强悍,但能否对接杜峰的战术体系,是否能融入广东快攻节奏,这都得靠时间检验。CBA不是欧冠,这里竞争的节奏和规则是截然不同的。内线对抗翻翻倍,甚至裁判标准,也是一项考验大鱼水土不服的隐藏环节。
今年的广东,的确在内线方面赢得一个“强点升级”,但其他球队势必也会加码阵容调整。外援再强,能否彻底改变比赛局势,仍取决于全队是否“合适宜人”,尤其是对徐昕这样的年轻中锋而言,他要在海耶斯的加持下成长,并不是去看戏。
广东签下海耶斯是一着妙棋,不仅补了自己的短板,还顺便彰显了一把“CBA效率值天花板”。但这份喜悦也别高兴太早,内线一根支柱再强也只是一根支柱,最终能否靠这一引援让广东完成真正“鲤鱼跃龙门”的内线复兴,答案可得留待赛季开打后再看。
莫兰德的“陪跑式”职业生涯被海耶斯取代,看似合情合理,但问题是,CBA的引援是否真的只看纸面数据,球队磨合又该如何权衡?你觉得这波签约能让广东打消“内线弱鸡”的标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