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真是活久见。你见过哪个国家,因为邻居要纪念一场赶走侵略者的胜利,就紧张到四处打电话、发函,劝大家“千万别去他家串门”吗?
这事就发生在日本身上。中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活动还没影儿,日本那边已经急得团团转,到处嚷嚷中国的活动“反日意味太浓”,活像个考试没复习,生怕老师点名提问的小学生。
说到底,心里没鬼,又何必这么大反应?别人纪念先烈,是为了铭记和平来之不易。你非要跳出来说这是在针对你,这不就是主动“对号入座”吗?
一场警告,不是一场派对
首先得搞明白,这次阅兵,为什么偏偏选在9月3日?要知道,国庆阅兵是办给我们自己人看的,是提振士气的“家庭年会”。但这次不同,特意选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信号直接拉满,摆明了是说给某些国家听的。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庆祝,而是一次毫不掩饰的“警告”。看看现在的国际局势,美国在台海和南海的小动作没停过,日本自己也开始捣鼓什么“长射程导弹”。世界正处在一个微妙的关口,这时候亮肌肉,意思很明确:我们不惹事,但绝不怕事。
这次要亮出的家底,可不是闹着玩的。军事航天部队、信息支援部队、网络空间部队,光听名字就知道,未来的战场逻辑已经变了。传说中的歼-35隐身舰载机也可能首次亮相,这意味着我们的航母编队已经从“能出门”进化到了“能打赢”的阶段。
谁在真正指手画脚
面对这样一个明确的信号,日本的反应却是指责中国“过度聚焦历史”。前脚刚让自家使馆通知各国要“谨慎考虑”参加,后脚就在媒体上哭诉。这种操作,只能说明他们还没从军国主义的旧梦里醒过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这次也没惯着,直接挑明了“严肃交涉”。这四个字份量极重,不是打官腔,而是把话摊在桌面上说:“想翻篇?先把历史这本账认清楚了再说。”
遮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德国每年都反思二战,总理都带头下跪,欧洲邻国没人觉得德国是在“反自己”,反而赢得了尊重,成了欧洲的“带头大哥”。反观日本,至今还在历史问题上遮遮掩掩,这怎么可能取信于亚洲邻国?
朋友会来,不请自来的也得看着
就在日本忙着劝退客人的时候,真正的朋友已经在路上了。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仅要来,还要待上四天,阅兵、上合峰会、双边会谈,行程排得满满当当。这边军队在走正步,那边外交在谈合作,软硬两手,布局清晰。
全世界的明眼人都看得懂。法国媒体说,这次阅兵的时机太“象征性”,是日本必须读懂的战略信号。新加坡媒体更是直白:“这就是一场展示军备威慑力的行动。”
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只有日本还在那演“被迫害”的戏码。他们之所以这么怕,无非是想争夺二战历史的话语权,只要能把侵略史洗白,就能摆脱“战败国”的枷锁,名正言顺地“正常化”。
结语
可惜,历史不是可以随意打扮的小姑娘。联合国宪章里“敌国条款”的墨迹还没干透,某些人就想把这段记忆一笔勾销,未免太天真了。
这次阅兵,与其说是秀肌肉,不如说是为了“预防战争”。正所谓“兵未阅,威先立”,有些话不用说出口,但有些实力必须摆出来。这是告诉某些人:底线就在这里,你敢碰,就要做好承受钢铁洪流的准备。日本如果继续执迷不悟,把这份善意的警告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