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日本媒体频繁“预测”特朗普要来中国参加九月的阅兵式。官方什么都没说,他们倒是忙着写头条。看起来像炒作,其实更像是一种本能的紧张反应。
日本不是怕阅兵,是怕场面太过真实。
如果特朗普真在北京露面,那画面就不仅仅是外交活动那么简单了。一个美国前总统,在中国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上,登上天安门城楼,坐在普京旁边,正对着长安街上的中式钢铁洪流……不论他嘴上说什么,光这个姿态,就足够把东京吓出一身冷汗。
原因其实简单。几十年来,日本政府一直在维系一个高度包装的外交人设——对美无条件配合、对华战略防范。只要美国人不动,日本就可以在两边讨好,既做华尔街的学生,也做亚洲经济圈的老人。但一旦中美气氛变了,日本这套算盘就变成了笑话。
而偏偏,变数来自他们最熟悉的美国政坛。
特朗普不喜欢盟友,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他的政治嗅觉一向精准,只要发现一个国家“依赖”美国,他就要往死里薅。第一任期薅德国、勒索韩国、敲打加拿大,日本自然也没逃过。他曾当面羞辱日本政府,说“美军驻日,是在保护一个不付钱的国家”。结果当时的日本首相安倍,只能赔笑着附和。
问题是,现在的日本,连安倍都没有了。
石破茂虽然试图走“稳健中道”的路线,但在中美博弈这盘棋上,日本并没有多少独立空间。美国要动,哪怕东京不愿,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上凑。但特朗普现在的调子有点怪。他不仅对日本的“稻米封锁”大发牢骚,还暗示如果欧洲和东亚继续不配合美国加税,他就有别的办法应对。
而这个“别的办法”,很可能就是重新拍出“中国牌”。
让人更不安的是,特朗普不只是在说风凉话。他这边嘴上嫌日本,另一边却在筹备一场豪华阵仗的访华。马斯克、黄仁勋、奥特曼、苏世民——这几个硅谷和华尔街重量级人物,最近都被曝出计划和特朗普同行访华。光看名单就知道,这趟不是谈外交,是谈生意。
要是这批美国资本的大佬真来了,坐在人民大会堂谈大单,日本就彻底失去话语权了。他们向美国表忠心,换来的不是优待,而是被用来做筹码。
这才是日本媒体焦虑的根源。
他们太清楚,特朗普这个人嘴上说的从不是重点,行动才是。他一旦决定要访华,还赶上抗战纪念日的这个节骨眼,那背后释放的信号,不只是“中美暂缓冲突”这么简单。而是告诉世界:美国在权衡利益,日本不在中心。
东京最怕的是,一旦中美俄三方在北京达成某种默认的区域平衡,那日本这二十年来苦心经营的“对抗中国体系”就要塌了。
什么印太战略、什么修宪扩军、什么联合军演,最后全成了自嗨。军国主义复苏的势头会被浇灭,靖国神社的政客要改口,军费增长的理由也不再被买单。
更现实的是,一旦华盛顿的风向变了,日本国内的“亲美派”将失去支撑,而“对华接触派”会趁势反扑。这种国内政治撕裂,比被中国反制还难处理。
但话说回来,特朗普会不会真来?不确定。
美国国内的建制派肯定会反对,五角大楼那一关都过不了。民主党不会放过这个舆论口子,媒体更会铺天盖地炒作“出卖盟友”。可特朗普向来不是怕事的人。他一旦认定这事对他选情有利,对资本有益,他会毫不犹豫。
所以,这事要看特朗普的底牌,也要看中方给出的回报是什么。如果他确定能在中国“谈成点东西”,能给选票和金主交差,那就挡不住了。
对日本来说,现在要做的不是反应,而是思考:当一切假设都变成现实,东京准备好了吗?
是继续扮演一个“安全附庸”,还是开始学着成为一个真正的、负责任的地区国家?
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