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3”阅兵当天,空警-600舰载固定翼预警机首次亮相,惊艳了所有人,谁都没想到,短短一天之后,央视新闻就发布了空警-600的生产型画面。跟之前的技术验证机比起来,生产型空警-600的机身正中下方多了一个椭圆形的整流罩,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瞬间成了外界关注的热点。
不少军迷一眼就猜到,这个机身下面的天线罩里,很可能装着一套协同交战能力(CEC)系统。这也意味着,我国在舰载预警机的核心技术方面,真正赶上甚至超越了美军的E-2D预警机,“摸着鹰酱过河”,把鹰酱薅得毛都光,绝非空话。
要搞清这个机腹下的那大罩子到底有啥用,得先了解一下CEC系统到底是什么。CEC系统,基本上就是一套高速数字数据传输网,把战场上那些分散的舰艇、飞机啥的作战节点的传感器信息全都连起来、融合好,让整个网络的每个点都能清楚掌握完整的战场态势,就像给整个作战体系装上了“超级大脑”。从技术角度讲,CEC不仅能进行高速运算、传输宽带数据,还能实现复杂的追踪、情报共享融合、抗干扰、反隐身,甚至还能超视距作战,算得上现代海战里的核心设备。
这套系统的出现,绝不是空穴来风,纯粹是美国军方根据实战需求搞出来的。在冷战后期,各种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发展得飞快,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遭遇的空中威胁也日益增多,迫切需要提升防空能力和反应速度。于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海军开始萌生CEC系统的构想,并在1987年正式虎口夺食般启动了研发工作。不过,直到新世纪才算真正成熟。近年来,这套系统已经逐步装备到核动力航母、舰载机以及“宙斯盾”舰上了。
拿美军的E-2D预警机来说,它机身下面那个圆形的整流罩里,装的正是ANUSG-3B型的CEC系统。有了这套东西,E-2D就能跟航母、舰载机(包括无人机)还有“宙斯盾”舰实现无缝配合,再借助美军一体化的防空火控系统,通过空对空、海对空和陆对空这三条杀伤链,去拦截敌人的舰载机和来袭的导弹,甚至还能帮助舰载机发射AIM-120D空空导弹,进行超视距防空作战。
正因为美军E-2D预警机的CEC系统如此重要,关于中国空警-600预警机啥时候能装上类似设备,大家一直都挺关心。在央视正式公布之前,市面上流传的空警-600基本都是技术验证机,机身下边除了几组刀状天线,没别的特殊装置。当时不少人猜,空警-600可能还得再等几年才能搭载CEC系统。没想到,央视曝光的量产画面,直接就打破了这个猜测。
空警-600机腹底下的CEC系统整流罩是椭圆形的,跟美军E-2D的圆形相比,显得特别明显。这其中不仅体现了国产CEC系统跟美制设备在体积上的不同,也可能是为了搭配机身的设计做出的调整。无论怎么说,这都证明国产CEC系统已经相当成熟,而且已经顺利安装到了现役的空警-600机型上。
配备了协同交战CEC系统后,空警-600的战术定位和作战玩法也跟E-2D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等空警-600登上“福建”舰后,就会变成航母编队里的“千里眼”和“超级大脑”。凭借多目标跟踪的能力,能够把不同平台传来的零散轨迹信息进行整合,拼凑出完整的目标路线,形成精准的态势图,为防空反导任务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空警-600的CEC系统在超视距交战中更显得实用得多,我方舰载机发射导弹以后,中段的火控引导就可以交给空警-600来完成,然后待导弹进入雷达视距范围,再由舰载机发射平台接手。这样一来,航母编队的作战范畴和打击半径都能获得显著提升。那个看上去有点突兀的椭圆形整流罩,在海空对抗中可是起到关键作用,千万别小看它。
空警-600生产型的官方宣布,意味着我方已经彻底掌握了协同交战CEC系统这个核心技术,也正式开始批量装备使用。更值得一提的是,空警-600一旦正式搭载“福建”舰,就会进一步推动我军超级航母战斗群战斗力的提升。
搞定CEC系统之后,空警-600下一步的改进方向,大概率会放在增加固定式加油装置上。利用这个部件,空警-600就能实现空中加油,进一步提升它的航程、作战半径,以及任务持续时间等关键性能指标。
一旦“福建”舰能尽快达到完整的作战能力,我国就能提前掌握全新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技术,这对中国海军迈向远海、保护国家海洋权益,无疑是个巨大的利好消息。中国海军的成长,一直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每有新装备问世,都是在为守护家园搭建更坚固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