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可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分类方式及具体种类:
按任务类型分类:
多用途战斗机:既能执行空战任务,也能执行对地攻击任务。这类战机通常具备较强的挂载能力和多任务适应性,如F-16、F/A-18、歼-10等。战斗轰炸机:以攻击地面目标为主,同时具备一定的空战能力。这类战机通常载弹量大,航程远,如F-4、苏-24等。截击机:专门用于在空中截击入侵的敌方轰炸机、侦察机或巡航导弹。这类战机通常具备高速、高空性能,如米格-31、F-106等。不过,随着现代空战理念的发展,截击机的角色逐渐被多用途战斗机所取代。
按重量和发动机数量分类:
重型战斗机:通常是双发动机,载弹量大,航程远。这类战机造价高,但性能优越,如F-15、苏-27、歼-11等。轻型战斗机:通常是单发动机,载弹量少,航程近。这类战机价格便宜,装备数量多,如F-16、米格-29、歼-10等。
按代际分类:
第一代战斗机:高亚音速,武器主要是航炮,如美国的F-86和苏联的米格-15。第二代战斗机:实现了超音速飞行,装备了空空导弹,如美国的F-4鬼怪和苏联的米格-21。第三代战斗机:强调高机动性,装备高性能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可以发射超视距导弹,如美国的F-16、苏联的米格-29等。第四代战斗机:具备隐身能力、超声速巡航能力、超视距空战能力和优良的可维护性等特点,如美国的F-22。第五代战斗机:在四代机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隐身性能、态势感知能力、信息融合能力等诸多先进性能,如中国的歼-20、美国的F-35等。
按舰载和非舰载分类:
舰载战斗机:专门设计用于在航空母舰上起降的战斗机,如美国的F-14(已退役)、F/A-18,中国的歼-15等。非舰载战斗机:在陆地机场起降的战斗机,如上述大多数战斗机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