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加速发展,传统液态锂电池已经难以满足市场对高能量密度和本质安全的需求。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正从实验室快步走向产业化前沿。
2025年,随着政策强力推动、技术瓶颈突破和资本大量涌入,固态电池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一场重塑动力电池格局的产业革命已经到来。
01 产业变革:固态电池为何被称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核心?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临界点的背景下,电池技术迭代已进入“深水区”。传统液态锂电池受限于电解液易燃、能量密度天花板(约300Wh/kg),难以满足电动车“1000公里续航+10分钟快充”的终极需求。
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理论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以上,且彻底解决漏液、热失控风险。
数据显示,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400 Wh/kg)、本质安全性(无电解液泄漏风险)及长循环寿命(>1000次) 等多重优势,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核心方向已是不争的事实。
技术路线方面,固态电池主要分为硫化物(宁德时代、赣锋锂业)、氧化物(上海洗霸)、聚合物(瑞泰新材)三大电解质路线,各自并行发展,各有优劣。
02 市场前景:2027年成为关键节点,千亿市场即将爆发
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迎来多重利好。政策端,工信部等八部门将固态电池列为汽车行业核心技术突破方向;产业端,全球首条百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产线调试完成。
从产业化节奏看,2027年将成为固态电池量产的分水岭。多家头部车企计划在该年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
产能建设方面,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完备的固态电池产业链。截至2024年11月,国内相关企业超200家,近4年投扩产规划金额超2000亿元,规划产能超450GWh。
市场预测数据令人振奋: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36GWh,2030年突破600GWh,市场规模迈入千亿元级别。
03 产业链龙头:10大核心企业占据技术制高点
宁德时代(300750):全球电池龙头,固态电池“第一梯队”领跑者
作为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7%(2024年)的绝对龙头,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堪称“全栈式”。公司已建成1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能量密度达400Wh/kg,循环寿命超1000次。
更值得关注的是,宁德时代通过专利布局(全球固态电池专利数第一) 与材料体系创新(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双路线),牢牢掌握技术话语权。
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营收1788.9亿元,净利润304.9亿元,同比增长33.3%,业绩表现稳健。
赣锋锂业(002460):锂资源+固态电池双轮驱动
赣锋锂业是锂资源巨头,采用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三路线并行布局固态电池,全产业链优势显著。
其第三代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20Wh/kg,成功通过200°C热箱测试,硫化物电解质已实现百吨级量产。位于重庆的10GWh固态电池基地已正式投产,配套东风岚图及低空经济领域的无人机、eVTOL设备。
先导智能(300450):固态电池设备全球寡头
先导智能是全球唯一能提供固态电池全段设备的企业,市占率超70%,技术壁垒极高。
公司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整线产品可柔性适配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等多种电解质材料体系。
2025年上半年,先导智能营收66.1亿元,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61.2%,增速领先行业。
当升科技(300073):固态正极材料核心供应商
当升科技是国内唯一量产超高镍单晶正极材料(Ni≥95%)的企业,其产品因适配固态电池界面需求成为核心供应商。
公司高镍正极是提升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材料,已与清陶、卫蓝等头部固态电池企业建立稳定合作,2024年固态电池材料出货量近千吨。
2025年上半年,当升科技营收44.3亿元,同比增长25.2%,表现稳健。
上海洗霸(688113):LLZO氧化物电解质独家量产
上海洗霸是国内唯一实现LLZO氧化物电解质吨级量产的企业,良品率超98%,技术领先性稀缺。
LLZO氧化物电解质因稳定性强、离子电导率较高,成为固态电池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公司产品已供货比亚迪刀片固态电池项目,深度绑定国内车企龙头。
2025年上半年,虽然公司营收2.2亿元,同比下降15.9%,但净利润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6.6%,显示业务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天赐材料(002709):电解质添加剂龙头
天赐材料是全球最大硫化物电解质前驱体供应商,市占率超60%,在硫化物固态电池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
公司在硫化物前驱体领域有深厚技术储备,2025年规划百公斤级硫化物电解质量产,并同步布局固态电池电解液。
2025年上半年,天赐材料营收70.3亿元,同比增长29.0%,净利润2.7亿元,增长12.8%。
东方锆业(002167):氧化锆全球霸主
东方锆业是全球最大固态电解质锆源供应商,核心产品高纯度纳米氧化锆是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关键原材料。
公司已与清陶、卫蓝等固态电池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其产品支撑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
2025年高纯度纳米氧化锆产能已达1万吨,能充分满足下游量产需求。
璞泰来(603659):固态电解质与设备双布局
璞泰来主营业务涵盖隔膜涂覆、负极材料和固态设备,核心产品包括LLZO/LATP电解质和干法成膜设备。
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全面,四川200吨固态电解质中试线已投产,承接固态设备订单超2亿元。
2025年上半年,璞泰来营收70.9亿元,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23.0%,表现稳健。
容百科技(688005):正极材料领先企业
容百科技是全球超高镍(Ni≥90%)正极材料市占率第一,在固态电池配套材料领域布局领先。
公司8系、9系单晶固态正极材料已实现吨级出货,通过高镍正极材料与氧化物电解质的配套方案,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云南锗业(002428):硫化物电解质锗源核心
云南锗业是国内唯一量产硫化物电解质锗源企业,锗元素能提升硫化物离子电导率,降低界面阻抗。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5.3亿元,同比增长52.1%,净利润2215万元,大幅增长339.6%,业绩增长迅猛。
04 应用场景:从新能源汽车到低空经济的全面拓展
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路径正从新能源汽车向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延伸。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半固态电池已率先实现装车。蔚来ET9已搭载卫蓝新能源的360Wh/kg电池,续航可达1000km+;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池已实现量产并搭载极氪007车型。
在低空经济领域,固态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成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理想选择。某企业270Wh/kg方形电芯已获主流eVTOL项目定点,另一企业面向低空飞行器开发的电池能量密度达700Wh/L。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某电池企业与机器人公司合作推出电量提升30%、续航超6小时的电池包,满足具身智能产品化需求。
05 投资逻辑:如何把握固态电池投资机会?
固态电池产业投资可遵循以下主线:
高壁垒材料领域:重点关注硫化物电解质、超薄锂箔、LATP/LLZO氧化物、硅碳负极等关键材料。相关企业包括天赐材料、上海洗霸、璞泰来等。
干法工艺设备领域:辊压-分切-气相沉积一体化装备、激光封装、等静压设备等将成为需求重点。先导智能作为全球固态电池设备寡头,将直接受益。
产业链关键环节:具备“材料专利+装备自研+头部客户”三重卡位的企业,将在新一轮能源密度革命中享受最长景气红利。
投资者需注意,固态电池产业仍面临技术、专利、资源和产能过剩四重风险。尤其是全固态电池仍面临短期难量产、高成本、产业链不完整等挑战。
06 结语
固态电池的量产节点尚未完全到来,但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冲刺的双重变奏,已让这场能源革命进入倒计时。
2027年或将成为关键转折点,届时全固态电池有望在高端汽车、低空飞行器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实现突破,重塑全球能源产业格局。
对于中国而言,这不仅是技术迭代的机遇,更是抢占新能源战略制高点的历史性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