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标准
九三阅兵那会儿,一大堆先进的空中作战平台轮番登场,从歼-20的最新款到首次亮相的歼-35系列,再加上新出炉的空警-500、空警-600预警机以及轰-6K战略轰炸机,几乎每一款装备都能让外界屏住呼吸,关注度超高。
这不单单是装备的展览,更像是一次作战思想的革新亮相。尤其是歼-20S双座战机,已经具备了指挥隐身无人机协同作战的实力,西方国家还在幻想中的装备,现在咱们中国早就实现了。
这实力让不少国外媒体都觉得惊讶,大家都知道中国在航空技术创新和作战体系整合方面走在了世界前沿。就在大家还在感叹的时候,有个美国智库出了一份全球空中力量排名报告,结果把中国空军排到了第7名,竟然还比印度空军还差一名。
肉眼都能看到中国在技术上的巨大飞跃和体系建设上的明显提升,可排名却偏偏低得让人难以接受,要搞懂原因,得先看看这个美国智库的评判依据。挺搞笑的是,它对直升机这块儿居然格外偏执,权重特别高。
这个时候,无人机已经遍布天际,大量取代直升机完成侦察、攻击甚至补给任务,结果美国智库的评价体系居然还把直升机的数量当作一个重要的加分项。中国空军因为直升机数量不多,直接就被狠狠扣了不少分,真是挺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
反观印度空军,靠着庞大的直升机阵容占了不少便宜。美国智库自己都承认,直升机在中国空军整体战斗力中的比重大概连2%都不到,可是在印度空军那边,这个比例竟然高达令人震惊的29%。
哪里用数量来比啊?而且它对战斗机世代差异的忽视简直就像是“睁眼瞎”,在现代空战里,代际差距可是根本跨不过去的鸿沟。可是在美智库的评分模型中,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性能折算系数居然才1.3,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中国空军真的不如印度?
中国现已装备了超过200架歼-20系列隐身战机,反观印度空军最先进的,也不过才36架法国“阵风”战斗机,按理来说中国优势明显,但在美国智库的评分体系里,两者的分数差距居然被压缩到不到15%。
要知道,中国的第六代机验证机去年10月就成功试飞了,可智库的评估体系里根本就没有“第六代机”这个概念。也许技术评价标准有点落后,不能及时跟上,但排名里到处都还能看到政治操纵和双重标准,这么一对比,跟中国算是彻底撕破脸了。
在智库的评判体系中,美军的分类多得让人眼花缭乱,而且每个都能上榜清单,前十名里美国就占了四个位置,这就说不过去了,根本谈不上公平合理。
更让人觉得稀奇的是,美军有几百架通用和侦察直升机,居然被评为“全球第四大空中力量”,排到俄罗斯空天军前面,这简直就是把直升机当成空中霸权的入场券。
他们对印度的偏袒可真是毫不遮掩,印度自产的“光辉”战斗机,国产化水平只有40%,许多关键零部件还得靠进口,结果智库偏偏给印度打了个“自主创新”的高分。
更搞笑的是,法国自己生产的“阵风”战斗机,得分反倒比印度在法國買的同款還要低,擺脫那些表面上的數字遊戲不說,評判一支空中力量真實實力的唯一標準,只有實戰經驗和完整的作戰體系。
实战才是底气
今年5月的印巴冲突里,中国的战机一亮相,挺惊艳的。那场空战巴基斯坦空军派出了45架飞机,而印度方面则调了80架,从数字上说,巴方明显吃亏。不过,令人咋舌的是,巴基斯坦空军居然在一无损失的情况下,干净利索地击落了6架印度的战机。
促成这次奇迹的核心,正是巴基斯坦空军展现出的杰出体系作战能力。他们以从中国引进的歼-10CE战机为主力,再结合ZDK-03预警机,打造出一个高效的协同作战网络。在这套体系的支撑下,巴方达到了83%的超视距打击成功率,让印度空军那点数量上的优势彻底没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