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把行李箱往波特兰公寓地板上一扔,手机里房产中介还在喋喋不休介绍着:"这间朝南的客厅能看到胡德雪山,就是厨房小了点儿..."他盯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丝,突然咧嘴笑了——四年前青岛青年队那个啃着煎饼果子看NBA录像的毛头小子,如今真要在这片场地撒野了
2139万美金的四年合约在篮球圈炸开了锅。球迷们掰着指头算账:首年月租6000刀的公寓,相当于每天睁眼就欠着200美金房租;后三年球队选项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够不着篮筐的菜鸟随时可能卷铺盖走人。开拓者总经理克罗宁倒是实在:"我们看中他2米18身高下的传球嗅觉,就像当年约基奇刚来丹佛时那样。"这话听着提气,可丹佛高原的牛肉馅饼能跟波特兰的冷披萨一个味儿吗?
找房子的过程活像场攻防演练。本地租房群里突然冒出条中文消息:"求带独立训练房的房源,可现金押三付一!"底下美国房东们集体懵圈——这年头新秀都自带健身房了?其实是他那个五人后勤团队的主意,营养师老王操着山东腔坚持:"煎牛排的厨房必须够大,咱小杨长身体呢!"结果看房时撞见隔壁住着的夏普,这黑小伙儿嚼着口香糖乐了:"嘿菜鸟,要不要来我家车库比划投篮?输了的人请吃甜甜圈。"
7月12日对阵勇士的夏联首秀,球探报告早被媒体扒得底朝天。金州那边博尔登2米08的个子看着唬人,可上赛季场均1.7个篮板的成绩单,活像超市促销时被挤变形的易拉罐。倒是莫布利他哥总在替补席挥毛巾的劲头,让场边观战的开拓者助教直咂嘴:"这兄弟要是把欢呼的力气分一半给卡位..."话没说完就被总经理踹了椅子。转播镜头扫到杨瀚森热身时连续命中三记勾手,解说员突然拔高嗓门:"瞧见没?这手感比俄勒冈咖啡店的拉花还丝滑!"
更衣室里老将们给的下马威来得猝不及防。布罗格登把更衣柜塞满俄勒冈鸭队的周边,笑嘻嘻说要搞"入队仪式";艾顿则默默递来件23号训练服,背面用马克笔写着"火锅店长"。这可比CBA全明星时的整蛊温柔多了,他想起在青岛被队友用青岛啤酒浇透的夜晚,突然觉得更衣室泛潮的空气都亲切起来。
波特兰当地华人餐馆老板们早嗅到商机。某家川菜馆连夜推出"瀚森套餐"——水煮鱼配米饭管够,海报上明晃晃写着"吃饱了才盖得了帽"。训练结束后总能看到他带着翻译溜进后厨,老板娘扯着嗓子喊:"孩儿啊多吃辣子!当年姚主席就是..."话音淹没在锅铲碰撞声里。营养师老王急得跳脚,举着蛋白质补充剂满场追,活像出滑稽戏
夏季联赛第二场对阵马刺,对方那个落选秀中锋使阴招,抢篮板时直接肘击肋部。裁判哨响的瞬间,场边开拓者发展教练抄起战术板就要干架,反倒当事人揉着胸口笑了。赛后更衣室视频疯传,他指着淤青用刚学的英语调侃:"这纹身比费城老哥们的还带劲!"评论区瞬间被"格局打开"刷屏。
租房合同签定的那天,房产中介神秘兮兮塞来钥匙:"顶层公寓,前任租客是某个摇滚乐队主唱。"结果开门看见满墙的吉他和防噪设施,后勤团队集体傻眼。倒是他自己摸着隔音棉突发奇想:"要不把器材房改造成录像分析室?"当晚就和剪辑师熬通宵研究约基奇的策应走位,空易拉罐堆成了迷你篮筐。
波特兰先锋报的记者故意刁难:"听说你每天加练500记勾手?"他擦着汗反问:"您见过凌晨四点的哥伦比亚河吗?"这话后来被做成巨幅海报挂在摩达中心,背景是训练馆窗外的皑皑雪山。有趣的是,真有不少球迷半夜蹲守拍到他加练的视频,镜头里篮球划过弧线的声音,和雪松枝头坠落的积雪一样轻盈。
某次社区活动中,有个华裔小男孩怯生生问:"哥哥想家怎么办?"他转动着手腕上的红绳——那是出发前妈妈去崂山求的平安结——突然把小孩举过头顶:"看!现在你比篮筐还高,这就是篮球给的魔法。"周围响起掌声时,他恍惚看见青岛海面泛起的粼粼波光。
常规赛揭幕战前夜,克罗宁在办公室放了段录像。画面里19岁的萨博尼斯正被考辛斯撞得东倒西歪,画外音意味深长:"所有巨人都要经历被当成竹竿的阶段。"他盯着屏幕上最终定格的数据统计,突然发现小萨的首次两双来得比想象中晚。走出大楼时俄勒冈的雨又下了起来,这次他没打伞。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