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已定?中俄东盟达成默契,美国进退两难,菲律宾彻底边缘化 - 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
耀世娱乐

大局已定?中俄东盟达成默契,美国进退两难,菲律宾彻底边缘化

2025-07-21 02:55:04

大局已定?中俄东盟达成默契,美国进退两难,菲律宾彻底边缘化

2025年7月,普京签署总统令,允许来自“不友好国家”的投资者进入俄罗斯市场。这一决定让外界感到意外,毕竟三年前西方对俄制裁来势汹汹,美国曾放话要让俄罗斯经济“退回石器时代”,欧洲也紧随其后,日本更是直接宣布全面停止对俄投资。

然而三年过去,俄罗斯的经济数据却出人意料地稳定。GDP保持增长,卢布汇率也相对坚挺,1美元兑75卢布,与制裁前的70卢布相差不大。相比之下,欧洲的处境反而更加艰难,能源价格飙升,德国甚至出现民众烧柴取暖的情况,英国不得不从巴西进口化肥。

普京的这一决策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精准抓住了西方的软肋。西方制裁过于强调“政治正确”,却忽略了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的。以德国车企为例,大众、宝马在俄罗斯拥有十几家工厂,制裁导致它们被迫撤资,市场迅速被中国车企比亚迪和长城抢占。如今德国车企后悔不迭,俄罗斯新车销量榜上,德国品牌排名大幅下滑。

普京的真正目的是分化西方阵营。美国希望欧洲与俄罗斯彻底切割,从而削弱欧洲经济,同时高价出售能源和军火。但欧洲制造业大国心知肚明,离开俄罗斯的资源和市场,自身利益将严重受损。此前欧洲议会通过“反俄决议”时,德国前总理朔尔茨就私下抱怨,制裁可能导致德国工业崩盘。

如今普京主动打开投资大门,欧洲企业必然会向政府施压,要求放宽制裁,否则俄罗斯市场将被其他国家瓜分殆尽。这样一来,美国和欧洲的矛盾将进一步激化,这正是普京想要的效果。

为了吸引西方资本,俄罗斯还设立了专门账户,由央行严格监管,资金跨境流动需审批。这一措施既保障了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又确保资金留在俄罗斯国内,用于股市、基建和能源项目,避免被西方国家挪作他用。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已全面转向亚洲,中国和印度成为最大买家。去年对中印的能源出口增长40%,并通过人民币结算巧妙绕开西方金融制裁。在关键技术领域,俄罗斯也在加速进口替代,汽车采用中国奇瑞发动机,手机搭载自研“极光OS”系统,家电则依赖中国供应链。

然而,俄罗斯经济的表面繁荣下暗藏危机。尽管2023年和2024年GDP分别增长3.6%和4.1%,增速甚至超过美欧,但可持续性存疑。工业增长主要依赖军工制造业,2024年加工制造业涨幅达8.5%,但民用经济却陷入停滞。

食品加工、化学工业、木材加工等行业增长放缓,企业订单减少。汽车市场因高利率销量持续下滑,油田设备因欧美企业撤离而缺乏维护技术,半导体产能比制裁前下降20%。劳动力短缺更是雪上加霜,战争导致大量人员被征召,军工企业扩招又让民用行业陷入“用工荒”,工资成本被推高,通胀压力加剧。

2024年,俄罗斯居民日常消费品价格暴涨,蔬菜水果、肉蛋奶涨幅达20%-50%,土豆价格甚至飙升90%。燃料、旅游、医疗等价格涨幅均超10%。为抑制通胀,俄央行维持21%的高利率,但这导致贷款萎缩,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

战争让俄罗斯经济陷入两难——不停战,资源持续消耗;停战,军工产业失去支撑,经济可能瞬间失速。制裁能否解除仍是未知数,经济正常化遥遥无期。普京的开放投资政策,既是一场精明的博弈,也是一次危险的豪赌。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