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科技股走势分化明显,几家头部企业表现各异。
中科曙光股价像过山车,年初借着液冷技术订单冲上75.57元高点,7月份又跌了8.6个点。
这家公司手里握着国产算力政策红利,市场都在盯着它和海光信息的重组进展。
工业富联走得最稳当,AI服务器订单比去年多出六成,二季度利润预计增长52%。
这家代工巨头抱紧了英伟达和苹果的大腿,800G交换机需求突然爆发,订单量是去年的三倍多。
浪潮信息今年有点背,7月份股价跌了16.3%,从年初66.66元的高点一路下滑。
虽然在国内AI服务器市场占着六成份额,可净利润率才1.56%,实在不够看。
海光信息6月份和中科曙光合并复牌,当天涨了4.3%。
这家做国产DCU芯片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冲到45%,新研发的深算3号芯片刚完成流片,一季度服务器芯片出货量翻了一倍多。
要说波动最大的还是中科曙光,液冷技术市场占有率61.3%,政策一来股价就上蹿下跳。
重组消息公布那天直接涨停,筹码越来越集中,波动自然更厉害。
工业富联适合拿长线,订单明明白白摆在那儿,分红比例54.74%也够意思。
全球AI服务器六成都是它代工的,英伟达最新款H100、H800芯片都找它生产。
不过客户太集中是个隐患,前五大客户占了六成五的业务量。
浪潮信息现在跌得狠,技术上看有反弹机会。
AI服务器市场份额摆在那儿,政策风向一变就能带起一波行情。
但利润实在太薄,长期拿着不划算。
海光信息潜力最大,国产芯片性能快赶上英伟达A100了。
合并后和中科曙光形成完整产业链,下半年利润可能增长150%。
芯片国产化这个事,政策支持力度只会越来越大。
这几家各有各的活法。
求稳就选工业富联,想搏一把看海光信息,中科曙光适合短线高手,浪潮信息得等个反弹时机。
全球AI市场要是打个喷嚏,这些硬件厂商都得感冒。
国产芯片供应链千万不能掉链子,否则订单都得黄。